关于对我市“十三五”规划农业方面重大问题的调研报告
市政协学文委调研组
根据市政协七届39次主席会议的安排,2015年4月13日至4月23日,市政协学习文史和联谊委员会组织本委委员和农业界别部分委员,由市政协田满华副主席带队,先后到六枝、盘县、水城、钟山,听取了各县区政府的汇报,实地考察了沙淤、娘娘山、米箩、大河以及大用等5个省级农业园区的发展情况,并与各县区农业、林业、扶贫、水利、发改部门以及市农委进行了座谈,对我市农业“十二五”规划的完成情况、存在问题和“十三五”规划农业方面的重大问题进行了调研。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:
一、我市农业“十二五”规划的执行情况
“十二五”期间,我市农业工作在市委、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紧紧围绕“粮食增产、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”的目标,以稳步发展粮食生产为重点,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为方向,以推进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主线,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,突出工作重点,调整结构、培育龙头、发展产业、建设基地,强力推进农业特色“3155工程”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,农业转型发展步伐加快,农业效益不断提高,农民收入不断增加,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态势良好。2014年,全市农业增加值为75.75亿元,较2011年的32.07亿元增长136.2%,超过“十二五”规划60亿元的目标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791元,较2011年的4437元增长53.1%;截止2014年底,全市发展农业特色产业“3155工程” 共计245.87万亩,种植业内部粮经比已调整到39:61。总的来看,全市实现了粮食增产,农业增效,农民增收,较好完成了“十二五”规划的各项农业目标任务,为实现全面建成同步小康,构建和谐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二、“十二五”期间我市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
(一)农业生产条件依然脆弱。农田水利配套设施、农村道路交通等方面建设滞后,工程性和季节性缺水问题仍然突出,农业“靠天吃饭”的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,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。
(二)农业整体效益偏低。农产品加工率低,产业链条短,附加值不高,生猪、果蔬等大部分大宗农产品还处于生产后直接销售阶段,创建的名特优品牌较少。
(三)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滞后。多数农业企业为作坊式生产、家族式管理,市场竞争力不强。市级、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在全省占比低,国家级龙头企业尚属空白。
(四)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不畅。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还不健全,流通基础设施薄弱、流通环节多、产销不衔接、信息网络不健全、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仍然突出。农产品从“田间到餐桌”历经多个流通环节,流通成本高,农产品价格居高不下。
(五)农业投入严重不足。虽然市县财政逐年加大对农业的投入,但与其他产业相比,投入农业的资金总量偏少,在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中一产贡献率为7%,但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在财政总收入中只占0.7%。招商引资困难,农业结构调整资金短缺、方式单一、手段不灵。
(六)农村劳动力资源不足。大量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或经商,农村劳动力年龄、性别、素质结构发生明显变化,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短缺、季节性短缺、区域性短缺问题凸显,留守人员不能满足劳动密集型产业农忙时节用工的需要,劳动力成本提高,对农业产业化发展带来不利影响。
(七)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。农业服务体系“最后一公里”、“两个80%”问题未能解决,农业技术力量薄弱,熟悉各产业的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,农业技术干部呈现老龄化,掌握的知识结构亦逐步老化,难以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形势的需要。
三、对编制我市农业“十三五”规划的建议
(一)大力发展休闲农业。
发展休闲农业是提高农业效益、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。国家提出,到2020年,力争使休闲农业成为促进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、农村环境改善的支柱产业。贵州省提出,到2020年,休闲农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0-12%。我市有极具特色的自然景观,有浓郁的民族风情、民族风俗,有厚重的民族文化,同时,随着农业园区建设的兴起、“四在农家·美丽乡村”建设的推进、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,为发展休闲农业打下了基础,创造了条件,应加快休闲农业的发展。在休闲农业规划和开发上,应注重五项原则:一是生态性原则。妥善解决在开展休闲旅游后所带来的环境破坏和污染,采取必要的技术和措施,创造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产、生活、休闲环境景观和空间,确保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。二是经济原则。把农业的生产功能放在第一位,确保农业产品在开发中占主导地位。三是参与性原则。注重游客的参与体验,设计出融参与性、知识性、趣味性的休闲项目,使游客广泛参与到农业生产、农村生活的多方面、多层次地体验到农业生产及农村生活的情趣,享受到原汁原味、丰富多彩的乡村氛围。四是坚持“农旅”相结合的原则。注重农业与旅游业有效结合,发展“农旅合一”的新型产业。五是因地制宜、体现特色的原则。充分考虑农业生产具有的地域性和季节性特点,因地制宜,体现特色。必须根据各地的农业资源、农业生产条件和季节特点,考虑其区位条件和交通条件,因地因时制宜发展休闲农业,突出区域特色。
(二)大力发展循环农业
发展循环农业有利于农业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,减少环境的污染,是农业节本增效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,是建设“食品安全”、“环境友好”农业的有效措施。一是树立“发展与生态底线”意识。将农业循环经济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,提高生态环境和农业循环的认识,强化保护生态环境、节约自然资源的理念,在发展中更加注重废物、垃圾、污水的资源化、无害化处理。二是重视农业循环技术的引进和研究,提高农业废弃物循环技术和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水平。大力推广运用新型长效缓释肥料、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及测土配方、绿色防控技术,加大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,实施农村清洁工程,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。三是因地制宜,探索农业循环经济模式。按照循环化、立体化、无害化要求,推广农作物间作、套种和轮作技术,推广以农村沼气建设为纽带的“畜—沼—菜(粮、果、茶)”种养一体化循环模式,发展“资源—废弃物—再生资源”模式。积极引导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,延长产业链,提高农产品原料利用率和产品科技含量,科学合理布局规模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,配套建设畜禽粪便处理设施,减轻畜牧业污染物对环境的污染。四是重视和加强农业循环示范基地建设,建设一批化肥、农药减量增效、节水灌溉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、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的示范基地。
(三)积极发展林下经济
我市森林覆盖率已达45.4%,森林面积678万亩,同时,随着农业特色“3155工程”的实施,果园面积快速扩大,发展林下经济的潜力巨大。要科学规划、合理布局,加强技术培训和示范,在适宜区域大力发展林—药、林—菌、林—菜(野生蔬菜)、林—畜、林—禽、林—蜂等林下经济模式,拓宽农户增收门路。
(四)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
我市农产品加工业起步晚,现已建有一批果品、调味品、茶叶、荞麦、生姜、马铃薯等加工企业,但加工企业数量少、规模小、加工链条短,对农产品发展的带动力不够强。随着农业特色“3155工程”的大力实施和马铃薯、荞麦、生姜等传统农产品的稳步发展,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。应采取有力措施,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。一是坚持市场需求导向,遵循市场经济规律,尊重企业与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和经营决策权。瞄准国际国内市场,立足市场对农产品加工品的消费需求,重点发展有比较优势和有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业。二是科学制定发展规划,立足于利用本地农产品资源优势,明确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主攻方向,充分利用资源优势,将农产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。三是加快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。加快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,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建好“第一车间”,突出特色建基地,围绕龙头建基地,因地制宜、科学分析,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布局。加强新品种、新技术的研发和引进,搞好试验示范和推广,强化基地基础设施建设,形成布局合理、优质、稳定的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。四是发展产业化经营。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的领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,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原料基地紧密结合、上下游产品有机衔接,引导建立和完善加工、生产利益联结机制,建立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的利益共同体,实行订单农业生产,创立自主品牌。
(五)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
我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势头良好,但缺乏大宗农产品交易中心、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、仓储设施以及低温冷库等基础设施。应大力推动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,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,一是加大农产品物流设施建设。统筹完善全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布局规划,落实农产品批发市场用地等扶持政策,支持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升级改造。建设农产品仓储设施,完善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,支持大型涉农企业投资建设农产品物流设施。二是重点扶持农产品生产基地与大型连锁超市、学校及大企业等产销对接,减少流通环节,降低流通成本。三是积极探索农产品流通新途径,创新现代农产品流通方式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,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等现代交易方式,缩小农产品流通环节,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,提高农民的收入。
(六)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
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,要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,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、宅基地使用权、集体收益分配权,壮大集体经济实力,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,培育新型经营主体,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,构建集约化、专业化、组织化、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。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,一是要落实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、使用、收益、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、担保权能的政策。二是研究出台我市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的措施方案。三是积极培育农民合作社、家庭农场、专业大户、农业企业等各种新型经营主体。四是鼓励合作社创办社办企业,探索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,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经营的现代种养业。
(七)加强农业人才队伍建设
紧紧围绕全市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,进一步创新制度、创新机制、创新政策,增强紧迫感,采取超常规、创造性措施,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步伐,不断增加人才总量,提高人才素质,调整人才结构,优化人才配置。一是制定完善人才激励政策,优化创新人才环境。在用足、用好、用活已出台的各项政策的基础上,进一步研究制定有关农业人才培养、选拔、引进、使用等方面的优惠政策,拓宽人才队伍建设领域,促进人才队伍合理配置。二是采取灵活有效的措施,积极引进急需的高层次人才。围绕农业特色“3155工程”的重点产业,通过招聘、兼职、或带资金、带项目、带技术成果以及技术咨询、项目合作、技术承包、技术转让等方式,引进急需紧缺实用人才。三是强化继续教育培训工程,突出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。坚持“用好现有人才,引进有用人才,培养后备人才,提高全员素质”的原则,进一步完善在职农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制度,通过送出去培养、请进来讲学、结对子培养等多种形式,不断更新现有农业人才的知识结构,培养一支留得住、用得上、养得起的农业人才队伍。四是继续开展农民科技培训、创业培训,开展合作社带头人及农业企业、专业大户、家庭农场经营者等新型职业农民培训,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整体素质,以适应农业转型发展的要求。
(八)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
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体系,提高科技创新能力,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源泉与动力。一是要努力增加农业科技经费投入。农业科技的投入产出比远远高于农业工程的投入产出比,要把农业投入重点从农业工程转移到农业科技研究上来,使财政支出用于农业科研的费用逐年有所增加。二是整合我市现有农业科研资源,加快建设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农业科技体系。创新体制机制,打破市、县科研院所与各大专院校各自为阵的现状,发挥农业科技资源综合优势,提升我市农业科技创新能力。三是加快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研究。紧紧围绕我市农业主导产业和优势资源,加强重大关键技术的科研与攻关,广泛开展新品种、新技术的研发、引进、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,提升农产品生产、加工科技含量,大力创建我市农产品知名品牌。四是加强农业生产标准化体系研究和推广工作。以农产品生产、采收、加工、监管等标准化体系建设为重点,做好科研、示范、推广工作,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。